以前, 我們這一代大多是從國中開始學起英文, 畢生難忘的, 是永遠搞不清楚的KK音標各式的音標符號, 實際念起來到底差在那兒. 對小時候的我來說, snake 跟snack 拼法不一樣, 讀起來是一樣的字.....
那時, 國中的英文老師就曾殷殷期盼地說過: "你們啊~ 要把音標學好, 這樣以後看到新的英文單字, 就能知道怎麼說出那個字." 天曉得, 這對我高中聯考英文分數拿到96分的我, 一直是個無法想像的畫面. 也幸好, 聯考不考KK音標, 勤能補拙, 硬是可以把單字文法背到讓我拿到高分.
後來, 年紀稍長了點, 聽說有種音標叫做"自然發音法", 孩子若是能熟悉口訣: "AAA-ㄚㄚㄚ-AㄚApple, BBB-ㄅㄅㄅ-Bㄅ-Bus......", 以後看到英文單字, 就能"自然地唸出那個單字的音". 只是我已經長大, 有點哀怨以前怎麼不是學這種"自然而然"就會發音的音標, 我就能少走點冤枉路.
學藝不精的我對於"自然發音法"的認知只停留在"AAA-ㄚㄚㄚ-Aㄚ-Apple, BBB-ㄅㄅㄅ-Bㄅ-Bus...…""這樣的口訣上. 這樣的口訣應是目前在台灣最常被使用的, 然而, 這樣的口訣仍建立在背誦之上, 也常被初學美語的孩子搞混, 因為他們不懂何以字母A/a有二種唸法, 也不知從何切起, 所以就一整串當作一個字來唸謠.
我們就曾接到家長打電話來問我們說: 請問"門"這個單字不是應該唸做"door"嗎? 為什麼我初上幼稚園的孩子, 回來後很堅持地告訴我, "門"這個字要念做"滴的door"?? 親愛的爸爸啊~ 因為, 學校就是教這樣的口訣~ "DDD-的的的-滴的-door". 造成孩子誤以為"滴的door"是一個字, 指的是"門".
自然發音法之所以神奇, 在於孩子能夠看到一個英文單字, 即能唸出這個字的發音. 若能一開始, 就以小寫字母的發音法來開始(就不再另外學習26個大寫字母的讀法), 譬如s念作"斯", i唸做"輕聲地一", 孩子的大腦就不需要再去想為何有個念做"滴"的大寫"D", 直接只記小寫"d"念作"的". 看到任何英文單字時, 因為看到每個字就能聯想出該發音, 唸出該字的發音的直覺與本能會更明顯.
自然發音法常被拿出來的討論的是, 有太多不規則的發音, 到後來, 孩子還是要記誦很多不規則的發音規則.
其實, 自然發音法發音規則已經可以涵蓋80%以上的英文單字發音, 若同時再搭配 Sight Words (維基百科: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Sight_word), 對於學齡前至國小孩子來說, 已經能"聽聲辨字", 建立他們將來自學美語與自然開口說美語相當好的基礎, 以及掌握自己閱讀書本的關鍵力.
當然, 這個自然發音法的學習在爾思美語的課程設計中, 是非常重要的一環. 課程進度要剛剛好(有些坊間補習班會用三年的時間來上自然發音), 否則曠日廢時, 家長荷包損失, 孩子都疲乏了; 課程內容不能太單一, 否則教給孩子一把寶劍, 卻不給孩子機會擦亮寶劍, 練練招式. 怎能耍出一身好武功呢?!
而在接受大量的"聽"與"說"的與外師教授課程互動往來中, 孩子對於Sight Words的理解形成以及不規則發音, 會有些部分是由孩子的大腦去歸納演繹認知得出. 這也是在語言教學中, 爾思的老師們覺得最美妙也最有成就感的地方, 代表孩子能自己形塑出對於語言學習的思維邏輯, 而這也是孩子未來能自學的關鍵之一.
以下兩則影片, 是老師在課程上練習聽寫片段. (嚴格來說, 是"聽拚", 不用寫).
<<同場加映>>
2018/9 給爸媽的自然發音班,
詳情與報名請至 http://kidsrusenglish.blogspot.com/p/2018.html
-----
爾思美語 Kids R Us English
Line: skjean 0921-415083
竹北市文信路139號2F
部落格: http://goo.gl/VLxg4M
FB: https://goo.gl/zm4coA
------